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轉知 歷史學科中心參與辦理113學年度地方知識學工作坊-理論與實踐的雙重奏

  • 發布單位:縣立斗南高中
  • 資料來源:縣立斗南高中
  • 聯絡人:實研組長

【講題一】地方學的發展與歷史教育

台灣地方學承襲地方志傳統,約自1990年代開始,受到社區總體營造、台灣史、教改等風潮而興起,也從以歷史學為主。變成以社區營造、社區大學為主軸,但在2000年前後,各地文化局成立後,地方學成為各地方文化局主要業務之一,也吸引各地方廣設的大學加入,在2017年前後,教育部的USR、108課綱啟動後,地方學也受到注目,各大學歷史系陸續設置地方學中心,本次演講將以地方學的發展為主軸,並與大家討論地方學在108課綱及USR的可能及應用。

【講題二】從地方學到地方組織-「重構大學路」的在地實踐

「民雄學.學民雄」是中正大學開設的「地方學」課程,起始於大學社會責任計畫-「重構大學路:認識、認同與共同行動」。

有別以於多數地方學以「研究」為導向,以「課程」為起點的「民雄學」,則是從「交朋友」開始,強調「以鄉民為師,向鄉民學習」的精神,透過課程與相關活動,不僅帶學生認識在地,參與在地,並促在地民眾的公共參與。重構大學路的在地實踐中,鄉民與師生互為主體,逐步累積在地知識與信任關係,不但擴展、強化社區網絡、在地連結,並與民雄鄉鄉民成立「打貓街坊文化協會」,讓大學與鄉民成為在地的共同行動者。


詳如附檔。